【融入困难】万万没想到!学区房也挡不住孩子被幼儿园

上周五王女士夫妻二人带着孩子来到我院,向儿童康复部欧香琴主任咨询时说道:"孩子在幼儿园完全不听话,老师让我们带来医院看看....."。还未说完,王女士就一脸愁容的开始哭诉,欧主任细细听后,才知道原来是她4岁的宝贝儿子洋洋有了”大麻烦“。眼前这个看上去有些“坐不住”又有些“怕生”的小娃,进入幼儿园快两个月了,由于还不能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竟然被幼儿园劝退了!

是的,你没听错,被幼儿园劝退了!!!

王女士家全款购下的学区房也仅仅换来园“孩子适应能力太差,又不听指令和遵守规则,可以保留入园名额,但必须先休学,并建议到专业机构进行干预“的答复!!!

1 (2).png

生活中,一般孩子到了三岁时,就是该上幼儿园的年龄每逢开学季,第一次将娃送去幼儿园的“老父亲、老母亲们”总是既提心吊胆又牵肠挂肚,生怕自家孩子无法适应新环境,或是在幼儿园里捅出什么乱子来!

上幼儿园前,势必每个家长都会为自家小宝贝进行充足的准备,虽说大多数孩子远比家长们想象的更具适应力,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顺利的适应和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的甚至会被多次拒绝。全国各地被幼儿园劝退的孩子也不仅仅是个例。

1 (3).png

观察这些被幼儿园劝退的孩子们,不难发现,他们与同龄儿童相比,往往存在某些发育行为异常或障碍,他们有的因语言发育迟缓、自理能力差、规则意识差、表达能力差、分离焦虑、社交障碍等原因无法融入正常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

据智星康儿童医院欧香琴主任介绍,儿科行为发育临床工作中,把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儿童定义为“特殊儿童”,这些差异可以表现为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言语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特殊的孩子,需重点培养他们的社会功能,并先进行适当的行为发育干预后再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1 (5).jpg

智星康儿童医院融合预备班:手功能训练课培养孩子精细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01为什么需要“融合预备班”?

以往,传统特殊教育是将孩子们集中在专门的机构进行“隔离式训练与学习”。从儿童行为发育及儿童心理角度来看,特殊儿童群体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全社会的辅助与支持,以及适合特殊儿童社会功能康复的“融合教育”模式。

通俗的说,特殊儿童离开了普通人群,就缺乏了与正常孩子人际交往、表达等会功能的训练机会特殊儿童康复对社会环境的高度依赖将让“融合教育”成为未来特殊儿童康复的主流。

1 (7).jpg

智星康儿童医院融合预备班:艺术训练课(培养孩子触觉能力、认知能力、视觉识别能力)

02“融合预备班”的目标

在智星康儿童医院,特殊儿童康复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是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功能,以尽力实现他们顺利回归到普通群体中,进而融入社会生活,与普通孩子和谐相处,接受正常学校的教育。这包括:

1、物理性融合:培养他们在集体班级里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听课、学习的能力。

2、社会性融合培养他们参加集体活动,遵守集体规则,提升交往、表达、合作、分享等社会功能。

3、心理性融合培养他们降低分离焦虑,并在班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同伴友谊与归属感的能力。

1 (4).jpg

智星康儿童医院融合预备班:AR多维情景互动训练(情景认知+体能训练,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图片

智星康儿童医院融合预备班:社会技能训练课(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表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03什么样的孩子该进行“融合预备班”教育

1.全面性发育迟缓:主要包括运动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迟缓,如精细动作发展障碍、自理能力差等,以及在理解或使用语言、说话等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一种或多种交流与表达障碍,表现为听、说、读、思考等方面存在异常。如口齿不清、发音器官损伤、超过2岁仅能发“a、o、e"元音等。

2.情绪障碍: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出某种情绪症状,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如:情绪不稳、分离焦虑、规则意识差、集体生活融入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难以学会人际交往等。

3.智力障碍:是指智力低于同龄儿童,其伴随症状为适应性行为缺失、认知活动持续障碍、心理活动障碍等。如:感知速度减慢、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狭窄、言语能力差、记忆力差、思维能力低、数字概念差等。

4.自闭症儿童: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

04智星康“融合预备班”

智星康”融合预备班"以培养特殊儿童社会功能为核心目标,跨学科整合儿童行为发育、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普教等专业力量,以幼儿园式小班教学机制为主,并采用“以适应性为目标"的课程设计导向,以特殊儿童社会功能发展为核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每班由3名专职老师全方位教学,通过生活穿插、按社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和个别化指导等形式,全面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1 (2).jpg

1.jpg

智星康“融合预备班”课程设置为半日制(上午或下午)。开设了帮助特殊儿童融入幼儿园、小学等集体生活所设置的多元化课程,如:生活技能课、语言与认知课、体适能课、情景互动训练课、感觉统合训练课、艺术课、个别化训练课、小组课、主题活动课等。多维度培养特殊儿童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和社会领域功能,如:手工能、体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专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为特殊儿童融入正常学校打下基础。

1.png

智星康儿童康复团队

赵院长.jpg

石小梅.png

莫萍.png

欧香琴.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