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学院 育儿微课 家长训练营 育儿科普
【成长故事】早产宝宝坚持康复训练,终于与同龄儿童入读幼儿园....

特殊儿童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少言寡语

生活无法自理

无法表达喜怒哀乐

被人排斥 不能上学

正常人可能对其避之不及

……

今天

带大家了解一个


关于“折翼天使”向阳而生的康复故事

--早产宝宝 成长之路受阻
今年4岁的“可可(化名)”是一名早产儿,从小他的大动作发育一直比别人慢,快7个月才会翻身,8个月还不太会坐,家人也发现逗他玩的时没反应,很少有表情微笑,注意力也很差,教他说话也很少回应。
8月龄的时候,小家伙在社区体检时发现有发育迟缓问题。之后的几个月便到医院开启了全面检查之路,发育测评结果显可可存在全面性发育迟缓,由于年龄较小,暂时无法进行孤独症诊断,需要在3岁左右再次进行筛查和评估,医生建议家长先开展家庭干预,后期根据孩子情况再选择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干预。
--康复之路 家庭干预初尝试

在接下来的1年里,为了能全心投入照顾可可,妈妈辞掉工作开始帮助孩子的成长。上网查了许多资料寻找改善现状的方法,甚至购买了一些线上课程自己教可可说话。

可差不多一年的付出并没有让可可父母看到希望,让全家恐慌的是,可可发育迟缓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对视差、注意力无法集中、无语言交流,认知方面也很差……

--寻康复之路 与我们的初次遇

和很多家长一样,家庭干预走不通之后,妈妈带着宝宝开始寻找专业康复机构的帮助。为了让可可拥有一个适合他的康复条件,一家人带着孩子跑了很多医院和康复机构,希望能得到全面的康复指导。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和试课后可可父母依旧还犹豫不决,后经身边朋友介绍决定来到智星康了解情况。
可可到院后,通过欧香琴主任的评估后,结果显示全面发育落后,建议家长进行包括个别化训练、言语构音、认知训练、感统训练等全面的康复干预课程,从而保证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不错过孩子的黄金发育时期。
经过多次试课会对孩子情况进行评估、反馈之后,家长最终选择在智星康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从而保证孩子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训练师经常和然然妈妈沟通,她不仅要了解然然的情况,还要给出具体的家庭训练指导方法,让然然尽量在家庭养育环境中收获一定的进步。
--漫漫康复路 坚持中看到希望
可可康复的过程,是全家人的一场“战斗”。正常宝宝轻易学会的站立、走路、说话等都需要他们付出百倍的努力,有时候短期看不到明显好转,没法像过正常孩子一样生活的时候,他们也曾崩溃过,但作为父母,他们只能快速收拾好心情,因为还要继续陪孩子训练。
就这样可可的康复训练一开始就是好几年,平时可可在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回家后父母也会根据康复老师给出的具体家庭训练指导方法辅助孩子进行家庭干预,让可可尽量在家庭养育环境中收获一定的进步。

可可所面临的病痛折磨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每一份付出都看到了回报。从颤颤巍巍站起来,到摆脱辅助工具,到单独迈出第一步,两年多的时间,他已经可以跑跑跳跳了。慢慢也学会了表达和社交,能与小朋友正常玩耍,成长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

--康复成果显著 校园相遇

对于可可这类特殊儿童,到年龄想正常上学一直是一个问题,这也是可可家长一直都很担心的事。
但对于现在已经经过长期康复训练,能够字正腔圆的发声,交往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有了发展与提高的可可来说,是已经完全具备了幼儿园融合的基础条件的。

去年9月可可小朋友已经正式进入了普通幼儿园,开启了他校园生活。现在的可可上午去幼儿园,下午依旧坚持来医院来进行康复训练。希望能在后期的康复训练中随着可可注意力水平提升,自理能力增强,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能更好的健康成长。

--后记

在特殊儿童康复领域,如何评定孩子的康复成效?

智星康儿童医院一直坚持这样的标准:让特殊儿童融入正常儿童群体,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成长轨迹,即4岁前能入读普通幼儿园,7岁前能入读普通小学。帮助特殊儿童群体实现在普校:“进得去、留得住、学得进、跟得上”的目标。

我们相信

每一朵花都会盛开

每一种颜色都能够绚烂

每一个生命都可以精彩

用心坚守 以爱浇灌 

为儿童康复赋能增色

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生命的光彩!


专注力.jpg